《轨迹》作者:杨金国
     

 

 

区委书记魏十篇

 


  1930年7月,中共直南特委批准在浚县赵岗村建立地下党组织——中共奇(淇)训(浚)区委员会(简称“奇训区委”)。当时,在赵岗学校担任校长的魏十篇,被任命为区委书记。
    魏十篇,又名魏克仁,河北省唐县人,少年在校,勤奋好学,成绩出众。1925年高小毕业后,考入河北省保定育德中学,育德中学素有革命传统,早在1922年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魏十篇入校后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同情革命,靠近共产党,进步很快。1927年夏季,由同班同学习从真、刘连元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同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他入党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团结进步同学,样样工作走在前头,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很快成为党支部的骨干,不久就担任了学校党支部书记。1928年9月,中共顺直省委决定健全中共保定(地下)市委,魏十篇又被任命为市委书记。他中学毕业后,立志作一个职业革命者,毅然放弃升学深造的机会请求省委给他分配工作。省委先派他到天津担任秘密交通重任,后又调他到河北省马头镇中共直南特委作地下交通工作。
    1930年初,中共直南特委派魏十篇到豫北开展工作,他利用同学王存学的二兄王存善在河南省浚县赵岗村小学担任校董之便,到赵岗小学任职。他担任中共奇训区委书记后,同委员马五江,齐彭育一起,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学为掩护,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革命活动。通过讲课,讲革命故事,教唱革命歌曲,介绍进步书刊,向学生进行革命教育,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封建制度和剥削阶级的痛恨。通过举办平民夜校,吸收贫雇农青年参加识字学习,培养了农运骨干,在提高青少年学生和贫雇农思想觉悟的基础上,在学校建立了少先队,在村里建立了农民协会。后来,农民协会发展到7个,会员100余名,并从中发展一些骨干分子入团入党,壮大了革命队伍。他担任奇训区委书记期间,传播马列主义,宣传革命道理,点播革命火种,为浚淇两县发展党的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魏十篇离开赵岗后,被顺直省委派往北平,与聂真、习从真一起编入中共沙滩支部,为“革命互济会”负责人。1931年9月,他经组织同意考入北大政治系。“九·一八”事变后,沙滩党支部与北大党支部合并,他担任了中共北大支部书记。此后,他组织学生游行示威,反对日军侵略,带领学生参加“南下示威团”,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抗日要求。1932年初,他与部分学生在北京什刹海举行爱国集会发表演讲时,遭到反动军警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手指被打断,但宁死不屈,慷慨陈词,坚持斗争。在日军逼进华北,国民党政府南逃时,他才得以出狱。抗日战争爆发后,魏十篇听从组织分配,先后任河北民军太行军区政训处组训股长、民运工作总团副总团长,民军第九支队政治部主任、晋冀豫边区干校校长、山西省陵川县县长、华北抗日民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宣教科长、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豫东纵队党委书记等职。他不论到哪里,都是广泛团结抗日进步力量,深入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勤勤恳恳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鹤壁活动时,他到矿区宣传演讲,散发传单,书写抗日标语,到工人家里访问,了解矿工疾苦,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亡政策。他帮助汤阴县建立了第一个抗日县政府和一个100余人的抗日自卫社。他工作认真,对人诚恳,平易近人,深受干部战士及群众的爱戴和尊重。
    长期的战斗生活,日夜艰苦勤奋的工作,使他患了肺病,呕吐咳血,气喘不止。1946年初,豫东纵队奉命开赴荷泽前线,许多同志劝他留在后方治疗,但他一心想着革命,婉言拒绝同志们的劝阻,毅然坚持带病行军。在行军途中,他几次从马上跌下来,但始终和部队行进在一起。部队到荷泽后,他病情恶化,经医院抢救无效,于1946年1月15日以身殉职,时年35岁。
    魏十篇逝世后,中共冀鲁豫区委对他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正如碑文所写:“魏克仁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是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干部,他忠于党,忠于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对革命做出了贡献。魏克仁同志的高贵品质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原载《鹤壁烽火三十年》)
 

上篇<-- 本篇 -->下篇

 
     

《轨迹》作者:杨金国   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用时请注明出处   作者电话:0392-7221027

《bt365官网亚洲版---淇县热线》设计制作:老农  刘辉   刊头设计: 郑厚德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