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河南淇县,春秋战国时代,是卫国所在。再往前,商朝称朝歌。这地方一马平川,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当地有一副对联:“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听鹿鸣。”就概括了这里的地理特点。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但在古代,我们老家这一带连年争战,民不聊生。到近代,军阀混战,百姓涂炭。此外,加上水灾、旱灾和蝗灾以及苛捐杂税,人们死的死,逃的逃,到解放前,这一带变得十分荒凉和破败,既贫穷又落后。
我的祖先原先住在淇县史庄,乾隆四十六年由史庄迁到小洼村。乾隆五十年又由小洼迁居泥河村落户。我的曾祖(16世祖)名望汶,娶郑氏为妻,生二子一女。长子致金,终身未娶。次子致银(17世祖),女名关妮。据母亲讲,崔家原有大车一辆,骡子一匹,草房三间,土地8亩,平时种地,闲时拉脚,日子还过得去。后来骡子死了,曾祖父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致银娶妻刘氏,生四子。长子永泰(属兔),次子富林(属猪),三子三太(属蛇),四子四太(属猴)。永泰(18世)13岁结婚,娶王秀兰为妻。结婚时秀兰15岁。永泰20岁生一子,这就是我。我就成了崔氏家族的19世孙。据母亲讲,我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均未成活。为了保住我的命,曾认过干爹干妈。上学时取名叫五保。这个名字一直叫到1967年,在“文化大革命”中改成了朝晖。朝意味着出生地朝歌,晖意味着太阳的光辉。我刚生下来还扎过耳朵眼,当女孩养。我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未成活。1941年4月30日(阴历)我的大妹妹出生,1942年10月13日(阴历)祖父去世,祖母说大妹妹命硬,取名软枝。1943年8月20日(阴历)二妹妹出生,跟着取名软花。后来二人的名字发生了音变,成了软珍和润花。我的大爷(我祖父的兄长)致金弱智,只知道干活,别的管不了,一家人沉重的生活担子就落在了祖父一人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