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具之窗个人文集:崔朝晖文集

 
     

求学时代

(二)大学

(1955—1959)

 

 

 

3 丰富多采的大学生活

 
 

长春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大学一二年级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是滑冰。滑冰场就在物理楼的西面。上课前,每人领一双冰鞋。会滑的穿跑鞋,不会滑的穿花样滑冰鞋。当体育教师讲解完滑冰要领,做完示范动作之后,同学们就开始自己练习。这时有滑几步就向前扑倒的,有脸朝上摔屁股蹲儿的,有两个人撞在一起滚倒在冰上的……滑冰场上乱成了一团。叽哩哇啦的惊叫声,嘻嘻哈哈的欢笑声响成了一片。这时同学们紧张的学习情绪才得以放松与缓解。我就在这里学会了滑冰。体育课除滑冰外,还有单双杠和垫上运动,田径运动和球类运动。有一次踢足球,我用头去顶球,还撞坏了我的一副眼镜。

那时,教育部在大学推行劳动与卫国制(简称劳卫制)达标活动。这是从原苏联学来的一种体育达标活动,分一级与二级标准。一般同学都能达到劳卫制一级标准。而要达到劳卫制二级标准就不大容易了。劳卫制的运动项目很全面。其中有单杠引体向上,垫上倒立前滚翻和俯卧撑,跳高跳远,铅球标枪,一百米跑,60米跨栏等项目。劳卫制二级项目中最难的要算是3000米跑和5000米负重10公斤行军了。能通过这两项的同学很少,而我全部达标,并获得劳卫制二级达标证书和证章。

物理系学生会体育干事张在萱,在物理系一年级学生中组织了黄继光射击连,开展了一项军事体育活动。我被指定任连长,一班的周嘉辉任副连长。同学们自愿报名参加。射击连每天早晨6点钟集合跑步和操练步法。有时星期天或者到军事学校去听射击理论课,或者到靶场去打靶。我们打靶用的是小口颈步枪。我的视力不好,射击时往往脱靶,子弹不知飞到哪里去了。这项活动不仅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参加人数约有百十来人,而且也得到了学校和社会上的支持。但到1957年反右派运动前,这项活动就停止了。

有时班里在星期六晚上组织大家到校部礼堂去跳交际舞。舞场上有老师教舞。开始时,我们在场外看的时候多,下场的时候少。这时,班里活跃的女同学就会拽上男同学一起跳起来。慢慢地多数同学就学会跳舞了。我就在这时学会了三步和四步的交际舞。每年除夕,本班活动结束之后,我们班都要组织同学去校部礼堂参加新年舞会。待到新年钟声一响,同学之间就会互相热烈祝贺。每年十月一日国庆节晚上市里都在斯大林广场举办露天舞会,一般有上千的青年人参加。我们班也会组织同学去参加这项活动。陌生的青年人在一起,无论邀舞者或被邀者,都既热情又有礼貌。当时青年人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系学生会还组织球类比赛,歌咏比赛,征文比赛等等活动。在征文比赛中,我写的诗歌《给我的小妹妹》还得过奖。我们班还搞过摄影活动。那时班上一位叫周介文的同学有一架原苏联产的照相机。用这架相机拍了学校的风景,并把洗好的照片非盈利性地售给其他同学。这项活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因为那时拥有照相机的人极少,要想在学校照相留念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除此之外,有的同学还参加了学校的体操队,拳击队和管弦乐队。

1956年春天,长春大旱,学校曾组织我们到郊区兴隆山地区抗旱。男同学用桶挑水,女同学用脸盆给麦子浇水。还有一部分女同学给大家做饭。从水源到麦地有100米远。一担水有百十来斤重。用接力的办法,每人挑20米远。开始挑水时,大家还开开玩笑,逗逗乐子,嘻嘻哈哈,很是热闹。过了一段时间大家说笑就少了。再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就沉默不语了。就这样一连干了3天。体力差的同学真有点吃不消,但却无人叫苦。最典型的要算张福星(后改名叫张玮)同学了。他个子高,体力差。挑起担子来弓着腰,两臂伸向前方,双手紧把扁担,呲牙咧嘴,一步三晃,实在难为他了。3天抗旱结束,每人肩膀上都鼓起了厚厚的肉垫,也不感到疼痛了。

总之,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之间的情感是真挚淳朴的。这使我对大学生活有一种无限眷恋的情怀,并在脑海中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三北生涯》作者:崔朝晖   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用时请注明出处   作者邮箱:cuizh@yahoo.com

《bt365官网亚洲版---淇县热线》设计制作:老农  刘辉   刊头设计: 郑厚德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